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書評 Google化的危機

在人人歌頌google大神的年代,批評的聲浪也是存在的,只是怎麼批評其實也是很大的一門學問,我想好的批評應該能有完整的論證,能旁徵博引,並透露出一份關懷。

本書作者認為Google一直以網路工具而非人為控制的檢索結果為擋箭牌,並未負起應負的責任,雖然說don't be evil,然而卻只是不積極的為惡;雖然說使用者有選擇的自由,然而卻限制了選項。他認為google應該在三個面向負起責任,1.掃描和連結(搜尋引擎)2.託管和服務(blogger,youtube)3.掃描和服務(map,book),當這些管道連結到非法頁面時,google不能推卸所有責任,畢竟在事實上google能有所控制。


pagerank是透過社群肯定的動態過程來分配排名,可說是由使用者的共識呈現出搜尋結果,因此它的快速、關聯性、周延性、精確得到了客戶的信賴,客戶也就忘了連結次數可能會受到人為影響(像是企業買人點閱、因引人厭惡而增加點閱率的頁面、為了能下載的留言、部落客相互回饋),而且"多人用"並不等於"正確",事實上google搜尋到的結果可能只能滿足一般日常生活而非學術需求,而且得到的結果也只能供參考之用。

人們喜歡google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免費。不過真的是免費-完全沒有付出代價嗎?事實上越個人化的服務就代表犧牲了越多的隱私權,而隱私權應屬於基本的人權之流,不應被視為可交換的對象。或許有人會認為新世代年輕人不那麼重視隱私權,這一層考量純屬多慮,這種想法是出於錯誤的定義,隱私權代表的並非"隱瞞個人行為"(資訊品質)而是"要求對自己名聲的某程度控制"(控制資訊的條件),人們要有實質的自主權並能控制自己的紀錄,才有改過的機會,網路使人的錯誤留下來、無法掌握何時何地會被什麼人得知,而網友們似乎都成了法官,靠著人肉搜索和眾論紛紛輕易斷案,公共角色、法律地位都混淆了。

許多人認為網路將會營造出全球公民社會,靠著世界各地串流的網友、易於發表的平台,形成巨大、互聯、多層級的非政府空間,以自我指導機構和生活方式取代正法的過濾審查制度。然而,實務上,我們的頁面找到的是中文網頁、google map裡日本的街區照相角度較低,這出於個人化和重視文化差異的考量,卻是使全球公民社會難及的原因,多數網路只能促進當地的文化運動或是某群體的共識形成,只有blogger、youtube、google news才可見全球公民的影像。

個人化也可能使"學習"行為消失,學習指的是"遇見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自己從未想過的事物、自己無法信服的事物、自己從未了解或接受為可能的事物",然而在個人化的世界裡,一切資訊都是自己有興趣的,所待的群體也是自己能接納的,如此很可能就會是自宥其中。

(這點成為許多人抨擊的對象,不過我回想自己的經驗,自己會同時關注很多東西,每個東西會有不同資訊,還是會看到一些新東西的,但是仔細回想起來,自己之所以會同時關注這些不同的東西,也是因為在現實生活裡和不同人的接觸、討論後才會產生興趣的。)

而google近年來最重要的話題就是google book計畫。一般人聽到這個計劃都覺得非常好,可以隨時隨地取用書籍內容,一定會讓知識更加普及吧?!然而作者提出了幾個問題,這個計畫為什麼是由google來執行?有任何實體有權力來執行這個計畫嗎?因為這與作者本人的意願和出版經濟相關,若由google數位化,則相當於是由其壟斷,而且google未顧及品質,也沒有公共公開的詮釋資料標準,更沒有設計出專屬於書內的搜尋機制,交給他並不如想像中的可靠,畢竟閱讀時往往會沉浸在一個世界之中,重點不是能怎麼連結、怎麼搜尋,書籍索引呈現出的是書內部的凝聚力,和文字搜尋的結果必然不同。

另外,他還提到一個個人覺得很棒的點,就是網路世界後起之秀不停出現,往往都是當下所無法預料的發明,我們怎麼能確知google會一直存在下去呢?而且google既然是企業,就會有關閉的一天,對於需要長久保存的知識,我們應該交給能一直存在下去、一直是人類思想動力來源的大學和圖書館,而也是他們才會出於愛護書的心情維護好書的品質。

最後,稍微提一下書後的謝詞。為了這本書,作者在使用者期間不停使用google系列的產品,這點很值得提的原因是-當我們要批評時,請先好好認識批評的對象;另一點則是,他提到了公共圖書館之於他的重要性,以及成為圖書館員的妹妹,頓間可以感受的到他之所以能提出這麼細緻的觀點,正是出於這麼多年與圖書館培養出的情感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