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書評 全民書寫運動

這是向1957年霍加特致意的書。他提出應該要讓一班人能充分讀寫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來累積智慧,有自己的批判意識而非向精英看齊,這樣的識讀能力乃是日常生活素養。
今日所謂的數位素養,指的是對數位生活及其文化的認識和運用能力,要能消費又能生產,藉此參與一定程度的公共領域、追求個人想望並貢獻於知識交流網路、創造經濟文化價值,有能力和管道說出自己的故事。

數位識讀時常起於非工具性的目的,如自我表達、關係維持、溝通交流、娛樂等,不似印刷識讀起於工具性目的,背後有宗教、意識形態、商業、政治的影響力。經濟文化生活的主宰也從藍領到白領,再到無領階級--以各種自我管理、同儕認可、內在動機方式取代傳統階層組織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注意力經濟--個人選擇取決於網路中他人的選擇,以及自創內容的社會文化--媒體製作民主化、使用者具自主性、互助共享、意見多樣而自由、改變原本的資訊供需情形。


以往透過教育機構的擴張,試圖增進工作者的績效、目標和生產力,在這樣的教育系統中,知識其實是不開放的,有明確位階和專業學科的區分,鼓勵複製和標準化的人出頭,網路世界則始學習成為散佈系統,更加開放、有滲透力而且是互動式的,由學習者依自己的需求決定要學的是什麼,不再是為了學歷和證照努力。

老師、新聞、雜誌等傳統說故事的專家可視為識讀譯者,具備技術知識和素養,可以掌握精隨的進行轉譯,傳達給平民獲得資訊。說故事乃語言能力的訓練,包括思考方式(情節)、思考內容呈現(敘述)、道德選擇(角色)、風險衡量(行為),故事提供人們歸納不同型態素材、處理資訊的方式,或是透過隱喻類比將新間驗連結舊型態、或是自動填補資訊裂溝,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

現在人人可執行的數位說故事可分成主觀的自我表達、溝通交流和客觀的描述、論評,藉由這樣的網路論述,能培養出自我表達和有效溝通的技巧,知道什麼才會吸引注意力以及他人的需求,重視簡單易懂、易用、可接近性,而且往往不是本人的線性表演,展現出連接性、集體智慧的口述故事,增加了資訊的可信度及豐富性。

因媒體科技和識字大眾才興起的新聞,具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性質,以文化研究的角度觀之,著重消費者和意義層面、關注個人生活,若以新聞研究觀之,則著重生產者和實踐層面、關注公眾事務,而數位環境下,人人能書寫、能掌握媒體科技、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成為人人可以實踐的普世人權之一--報導記錄所見所聞(消費)以參與社會(生產),不過如何決定眾人書寫出的內容價值意義孰高孰低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當初在看完這本書時,非常震驚,真是一本資訊密度很高的書,獲得了好多新的觀念,也把腦中一些隱約模糊而紊亂的思緒稍微理清了一些,然而過了太久整理筆記,就把當時可能產生的一些想法和衝擊給忘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