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書評 沒有邊界的教室

這本書呢,就是在講德國的小學教育。
在翻開書前,從來沒想到會和想像中的差那麼多呢! 我們總是說西方教育如何如何,卻不知道西方教育裡還因為不同國家有這些區別;我們總是說德國人很重視專業、很一絲不苟,卻沒有想到這些特質和原則是如何在他們生活中培養和實踐出來的。因此,就算把西方教育制度原封不動的搬過來,卻也會因為根本不了解他們實踐的環境如何、能如何搬回台灣使用,也只是虛有其表而已。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書評 我專業,故我在。


會受到這本書的吸引,是因為在思考關於專業的問題,不過卻只是在本書獲得自己想法的肯定,而非產生新的想法,因此看完後沒有太大的激動之情。

當然,這本書提的專業和一般人定義的專業不太一樣,同時他也強調工作並不只是賺錢,更重要的是工作背後的動機,擁有遠見和崇高理想的人,才是真正的專業。

這讓我想到了"異化"--原本工作為了人存在,因為人會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但是工業革命後,人變成重複執行工作的人,反而是為了工作而存在。第一次聽到這種概念時,覺得真是一語中的!不過現在想想,這真的是很唯物論的看法,怎麼可能所有人都會甘心被工作利用呢?而且重複執行工作的人就比較沒有價值嗎?他仍然可以創造出他自己的價值吧,正如很多人認為公務員朝九晚五等退休,過著重複而乏味的人生,但是,人生本來就是人自己決定要怎麼過的,為什麼要用職位、分數、工作內容、薪水這些東西來斷定人的價值呢?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影評 街頭日記

輔導原理應用

首先,將目前課堂所學與本片結合,分成四個面向來討論

1.     需要
    黑人學生們在愛與歸屬、生存、自由、快樂、權力五個需求面皆未滿足,他們要以義氣為最高原則爭取親友的肯定、隨時可能成為黑幫的仇殺對象或監獄中的冤魂、被各種家庭及環境的限制侷限自由、在追求自保下無人關心彼此的快樂指數、權力則由白人控制,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迎向另一場戰爭,直到遇見古維爾老師,才讓他們重獲自由。
    古維爾老師在態度上展現了聆聽的意願,並表露出同理心,甚至為了融入他們而聽黑人音樂,讓學生感受到We matter[1]。其他老師認為這些學生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教育,因此不用浪費時間在他們身上,只要教他們懂得守法就好,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成見自然不會願意表達尊重。
    在方法上,古維爾老師則讓他們藉由寫日記宣洩不良情緒,並從閱讀和寫作中肯定自我價值,她告訴他們人並不會因為黑幫鬥毆而受到尊重和緬懷,使他們開始將眼光放在現在與未來,開始為自己承擔責任。

2.     認知
    古維爾老師為他們去除或是避免的非理性信念有很多「身為黑幫才有尊嚴與價值」、「我不行這一切都無法改變我的改變依賴老師」,而他們的偶像收留安妮的老奶奶肯定他們的價值,並強化「只要做對的事,就能改變世界」這樣的信念,都使他們發自內心的改變,產生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與評價自己的依據。

3.     行為
    起初,每次發生肢體衝突,古維爾老師就無能為力的呼喚警衛,學生們的肢體語言明顯透露出不願聽她說話。在發現有種族歧視的情況時,古維爾老師開始從行為模式主動出擊,讓學生們換座位、打破以往的壁壘分明,踩線遊戲則使學生發現彼此許多相似的經驗、且都有不為人知的創傷,這些舉動也使學生發現,教室不是他們想像中延伸的戰場,而是彼此互動、共同經營出來的家庭。
    另外,古維爾老師很重視正增強」的運用,因此努力向上級爭取、並身兼兩份工作,為的就是能送學生書、帶他們去旅行,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並開始信任有人會重視自己的價值,最終也養成自動自發求學的習慣。

4.     情緒
    一開始,多數學生都有抗拒而戒備的神色,很容易動怒、很愛頂嘴,時常以肢體衝突解決問題,唯一的白人則總是顯露出陌不關己、擔心受害的樣子。然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學生越來越成熟穩重,開始會想到他人感受、開始主動為他人付出,白人和黑人也真正融合,會像親人般的擁抱擊掌。
    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以往渴望被別人注意而有不知道有誰可以信任,因此會有這些情緒。但是,他們透過不同媒介(書、講者)了解不同的情緒抒發方式、在班級環境中發現人可以互信,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安身而後立命,他們關懷的對象開始不再只是自己,而擴大到他人。

以旅行與閱讀滋潤人生

接著,想談論在本片及西方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旅行和閱讀。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中,同樣也將此兩者運用在教學活動上,不過對象是小學生。

旅行和閱讀都能讓人暫時拋下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也都能讓人增廣見聞,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會培養出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一輩子都可以派上用場,而為了達成使學生畢業後能在社會中獨立生存」的教育目標,這兩項習慣的養成也就非常重要。
    然而,這些黑人學生卻因為老師們的成見,無法接觸到適合他們程度的新書、不曾離開過混亂的家園,而產生「最需要種族平等觀念的人卻不知道大屠殺」這樣荒謬的情況。其實,自己在進入大學後受到很多知識的衝擊,這些知識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要是人人都能有這些想法,世界上的衝突或許就會減少一些,但往往引發衝突的人都是在教育現場被放棄的一群,因為很早就被放棄,也就沒有機會接觸到先人寶貴的知識。

另外,西方教師都是配合學生需求或是基於人權等觀念的培養,仔細規劃閱讀和旅行方向,不像我們小時候毫無章法的依各種推薦書單寫讀書心得,去旅行時則只是在遊樂園裡玩,只想著要吃什麼,而不會產生感動或衝擊,自然長大後不會形成習慣,反而有可能變成討厭做的事情。

理想的教育政策+現實的教育現場=受害更深的學生?

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其宗旨即希望能減少放棄的學生,使教育理念能真正落實,同時也幫助學生早點思考自己的價值何在而會主動追求知識,如此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才能在畢業後有能力獨立在社會上生存,而非浪費太多時間追逐分數和摸索道路

然而,從本片中即可發現種族融合計畫」的實施反而使黑人學生更明顯的感受到歧視,白人教師們只會在形式上虛應故事,黑白並無融合的現象。我雖然很認同十二年國教的理念,但是,大環境氛圍未變動,恐怕教學現場也難有改變。或許也會有古維爾老師出現,可是在上級公事公辦、家長施以壓力、學生無意願配合、從事教職者往往不敢輕易放棄教師資格等情況下,恐怕這樣的老師也難以堅持下去,即便是古維爾老師,如果他在這間學校繼續任教下去,也很難確保他有能力做多少、做多久。
   
雖然,從這個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中,獲得很多教學上的啟發,也體會到教育和老師的影響力,但理想政策跟真實現場之間的差距如何弭平,似乎是無解的問題。



[1] 忘記電影裡的翻譯方式,但是個人想翻譯成我們真的算一回事!

影評 心靈捕手


標籤的力量--善良的威爾?失敗的威爾?

首先,先從這部電影的名稱說起。Good Will Hunting可以翻成「狩獵善意(或是心靈捕手)」或是「善良的Will Hunting」,前者很容易體會,因為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威爾不停尋覓善意、追求一個溫暖而包容的避風港。然而,後者就讓人有一點不解了,假如現在有個觀眾沒有接觸任何預告片或他人的劇情透漏,只知道片名和電影海報畫面,那他在看電影前半部時一定覺得這個片名下錯了!威爾頂多算是Smart,或是因為他的天才而稱為Great,卻不會和good有關。當然,這個觀眾也會因為想要合理化這個電影名稱,從一開始努力找出威爾善良的地方,或是在電影後半段產生「對嘛!威爾果然是善良的!我沒猜錯。」的想法。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書評 深夜裡的圖書館

在這本書裡,作者用非常優雅的文字描述他的圖書館和藏書經驗。然而或許也是因為太優雅了,又充滿了大量的知識,所以有些許的難以下嚥,如果是讀原文(而我也讀得懂的話),或許會較好讀吧(感覺他原文會更優美流暢)。

書裡談論了各種與書相關的話題,書齋的神話背景、藏書的分類排序、書齋空間圖書館的威勢、藏書際遇、遺忘的藏書、圖書館的定位等等,我想許多觀念是圖資界可以好好重視一下的。

書評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數位時代下,資訊取得十分便利,知識從菁英帶向平民,然而,也因此出現資訊氾濫造成的焦慮感,為了協助過濾資訊,發展出各種評比方式協助個人化過濾。使用者往往只感受到這個產品很好用,而不會意識到個人化過濾機制的存在。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幾種過濾機制:

<kindle>
直接記錄讀者畫線的句子、翻閱的篇章、閱讀的時間(判斷是略讀或精讀)、是否讀完等,傳回Amazon而能更加瞭解讀者的喜好,增加推薦書籍的精準性。

書評 資訊: 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這本書非常非常詳細的介紹了"資訊"的歷史。很難想像竟然是由這麼多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在資訊的概念發展與傳播途徑上發揮功效,而作者以深入淺出、說故事的手法緩緩道出,可以看出他已經替讀者消化了很多艱澀難懂的部分,並蒐羅了各個資訊偉人的身家背景故事,難怪要花費七年才能完成如此鉅作!不過,我有很多部分仍然是快速翻閱,沒有細讀,因為要真的了解實在是不容易哪...但因此對波赫士、巴貝吉、拜倫的女兒產生興趣!歷史上真的有好多好多厲害的人就默默地隱匿於歷史洪流裡了呢...

書評 別睡,這裡有蛇!

這本書其實是不小心預約到的,看到語言學家和亞馬遜叢林就覺得應該不是我的菜吧!但是隨便翻了幾頁就忍不住看了好幾章,我覺得除了作者和村民本身的幽默及內涵外,應該也是因為翻譯的功力很好,才能使這本書這麼流暢而好看,而書的整體設計都很漂亮舒暢,這個出版社的書可以繼續追蹤。

本書內容大概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人類學、文化、在地生活觀察體悟,另一部分是語言學,語言學的部分會稍微艱深些,雖然作者都盡量以白話解釋許多理論跟名詞,但我還是忍不住跳過去了。會這樣分類是因為作者認為文化會影響語言和語法,語言確實使人不同於其他生物,並能因而創造不存在現實中的指涉對象,然而一來我們不了解所有事情也就不可能談論所有事情,二來像是圖像等難以用語言全然表達,因此要研究語言必然脫離不了人類學的觀察及和當地居民的長期相處,本書既是當地生活的紀錄觀察,也是作為這種觀點的證據。

書評 老年之書

這本書很特別,是蒐集古今中外與老年議題相關的文學作品。

其中有很多很多詩篇,值得收藏下來慢慢品味,同時也能視此為老人文學的指引書單,有很多篇文章都令人很好奇原本著作裡詳細的內容是什麼。

看著這些文章,才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看待老、死、病,其實很多想法跟現在差不多,甚至更豁達,也可以看到不同宗教、不同國家的文人是怎麼思考的。

書評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改變了很多看法,原本以為自己是很適應數位環境的人,然而看了之後才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還是很傳統的阿!

英文的書名霸氣十足,"我住在未來,而這就是未來怎麼運作的",十足自信,而且透露出"要來不來隨你便,但這就是未來"的意味。

中文翻譯則以數位移民為中心,這也是很恰當的,雖然數位移民的概念是某一章節所強調的,然而整本書就是在探討移民和原民之間的不同習慣。數位移民不再需要編輯來決定他們要念什麼而是要很個人化的服務,他們喜歡多媒體-照片、影片(而這也使報紙電視等各種媒體的界線模糊掉了),他們無法長時間專注而喜歡即食。

書評 Google化的危機

在人人歌頌google大神的年代,批評的聲浪也是存在的,只是怎麼批評其實也是很大的一門學問,我想好的批評應該能有完整的論證,能旁徵博引,並透露出一份關懷。

本書作者認為Google一直以網路工具而非人為控制的檢索結果為擋箭牌,並未負起應負的責任,雖然說don't be evil,然而卻只是不積極的為惡;雖然說使用者有選擇的自由,然而卻限制了選項。他認為google應該在三個面向負起責任,1.掃描和連結(搜尋引擎)2.託管和服務(blogger,youtube)3.掃描和服務(map,book),當這些管道連結到非法頁面時,google不能推卸所有責任,畢竟在事實上google能有所控制。

書評 全民書寫運動

這是向1957年霍加特致意的書。他提出應該要讓一班人能充分讀寫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來累積智慧,有自己的批判意識而非向精英看齊,這樣的識讀能力乃是日常生活素養。
今日所謂的數位素養,指的是對數位生活及其文化的認識和運用能力,要能消費又能生產,藉此參與一定程度的公共領域、追求個人想望並貢獻於知識交流網路、創造經濟文化價值,有能力和管道說出自己的故事。

數位識讀時常起於非工具性的目的,如自我表達、關係維持、溝通交流、娛樂等,不似印刷識讀起於工具性目的,背後有宗教、意識形態、商業、政治的影響力。經濟文化生活的主宰也從藍領到白領,再到無領階級--以各種自我管理、同儕認可、內在動機方式取代傳統階層組織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注意力經濟--個人選擇取決於網路中他人的選擇,以及自創內容的社會文化--媒體製作民主化、使用者具自主性、互助共享、意見多樣而自由、改變原本的資訊供需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