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讀書] 學習與多工行為(上) : 前言、背景

數位原民與多工行為的出現

2001年,Marc Prensky 提出「數位原民」的概念。由於數位原民一出生就處於充滿科技的環境中,電腦、行動手機、電玩和網路等數位語言是他們的母語。他們的腦袋結構與認知處理過程和以往的人不同,他們很習慣多工、依賴圖像溝通、追求立即滿足和頻繁的獎賞,並且迅速接收訊息、喜歡平行處理、喜歡上網時能隨性取用、喜歡遊戲勝過嚴肅的工作。

1982年後出生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 generation),就是數位原民的一代。除了在數位載體使用上的特性,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也因為科技的連結性有所不同。他們很重視社會互動及與朋友、家人、同事的連結性,在讀書和社交活動上都更喜歡團體進行,無法容忍任何拖延,但願意體驗不確定性,且會將尋求個人發展擺第一。 (McMahon & Pospisil, 2005)


以往區分「數位原民」時,時常根據年代來定義,然而有學者指出「數位原民」的出現和科技產品環境較有關,不能將不同地區都根據年代來劃分,因此設計出「數位原民量表」作為衡量的指標,從四個構面—「和科技一起成長、很習慣於多工、依賴圖像溝通、追求立即滿足和獎賞」設計對應選項,以辨識出具有這些特性的「數位原民」。 (Teo , 2013)

由數位原民以上特性可以看出,未來的學習者將展現不同的學習型態,不再是傳統教育體制或方法可以應對的,唯有了解他們的行為特色,方能設計出符合其學習需求的平台或服務。

而在「數位原民量表(Digital Natives Assessment Scale)」的四個面相中,「多工行為」是數位原民和數位移民非常明顯的差異之所在。2009年,一份針對不同世代多工行為的研究發現,嬰兒潮世代雖然也有多工行為,但是多工的任務數量、多工花費的時間、想要多工的動機、對任務組合感受到的容易度都比千禧世代低。 (Carrier, Cheever, Rosen, Bemitez, & Chang, 2009)也因此,本研究欲關注的焦點為未來學生「多工行為」與學習之關係。

台灣的數位機會環境促使數位原民與多工行為出現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 101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12 歲以上民眾中,高達 87.9%家中擁有電腦設備,83.7%家戶可連網,電腦使用率是 78.0%,網路使用率是 73.0%。使用網路的人中,87.0%擁有桌上型電腦,53.4%目前擁有筆電,50.7%持有智慧型手機,21.4%擁有平板電腦,3.7%沒有設備。

在年齡層的分布上,15-19歲的電腦使用率和網路使用率都是百分之百,12-14歲、20-39歲也都趨近百分之百,可以看出台灣有出現數位原民的可能性—自小成長於充滿資訊產品的環境且會習慣使用;而在基本技能素養的部分,更可以發現15-39歲年齡層的電腦、網路、軟體操作能力與資訊搜尋能力高於其他年齡層,符合數位原民概念中所謂將數位載體的使用方式當成母語一般熟悉。若根據美國以1980年代來劃分數位原民和數位移民,此年齡層的分配也近似這樣的年代劃分法。

至於使用電腦和網路都做些什麼,研考會分成學習、學習、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公民參與和健康促進五個面相調查。發現在學習活動的部分以單向資訊查詢為主,85.7%的人每周至少有一天會透過網路查詢個人所需資訊;曾參與單向線上課程只有16.9%,曾使用網路進行遠距離課程討論與互動的更只有2.2%。在年齡分配上,整體來說,12-39歲年齡層使用電腦和網路解決生活中大小事的比率高於其他年齡層,使用網路進行娛樂和社交活動的則集中於年輕人,符合文獻對於美國千禧世代的描述。

從網路使用目的比例分配,可以發現使用網路進行生活各種活動是很普遍的,但是進行學習卻所占比例不高,可能是因為網路上的學習資源不夠多,或是尚未妥善組織後讓有心學習者方便取得,圖書資訊人員身為資訊組織專家,應關注網路上學習素材的組織與呈現。

另一方面,由這樣的比例分配可以想像,以網路學習的同時,學習者會因為平常更習慣進行網路其他活動,而同時做其他事情,或是根本就直接同時進行這五個面相的活動,也就是說在學習時會有多工行為的展現。

台灣的科技網路環境與美國相當

2010年,經濟學人出版集團商情中心(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與 IBM 公司的數位經濟排名(digital economy rankings),同時考量科技建設和連結性、商業環境、社會和文化環境、法律環境、政府政策和願景、商務採納,美國排名第三、台灣排名第十二。

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所做的全球資訊科技報告(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針對資訊通訊科技對經濟成長和職務的影響分析,由國家整體環境、整備度、應用度及影響力4項指標構成。在142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0,美國則排名第9。

由這些世界性的調查,可以發現台灣的資訊科技硬體和發展環境在全世界的排名都很前面,且整體資訊設備發展環境可和美國媲美,乃適合「數位原民」出現的外在客觀環境,雖然國內目前缺乏關於數位原民的研究,但可以參考美國對於數位原民及多工行為的文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