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讀書] 讀者諮詢顧問服務

(不好意思沒有標明出處,若有著作權疑慮等問題會撤掉)

一.  定義
以休閒閱讀讀者為對象的顧客導向圖書館服務。館員協助讀者依據其所需、以客觀的角度,選讀符合、適切、且感興趣的圖書相關資源。評估讀者諮詢顧問服務成功與否並不在於讀者最後是否拿了或讀了建議的書,一本書的風格可能一個讀者喜歡但另一個讀者不這麼認為,這不是寫得好不好的問題,後者可能只是單純不喜歡寫作的風格而已。一個好的讀者諮詢顧問服務應鼓勵讀者對於被建議的書做出回應和反饋,藉此建立一個顧問者和讀者之間持續性的交流,最後讀者能將圖書館視為是他們可以談論書籍並得到符合他們需求的建議和資源的地方

二.  歷史
l   第一階段,1922-1926年,館員視自己為教育者,指引讀者是特定的閱讀方向。
l   第二階段,1927-1935年,服務的效率與規模提升。館員廣泛進行訪談,以根據其興趣、嗜好、能力來發展閱讀清單。當時環境 : (1)公共圖書館中的專業人員數量成長 (2)經濟大恐慌造成失業 (3)成人閱讀問題開始被系統性的研究,可作為服務技術的發展基礎。
l   第三階段,1936-1940年,學科館員與讀者諮詢館員共同擬定閱讀清單,出現研究辨識不同讀者的類型,並將其依職業、種族、性別以及個人特徵分類。當時環境 : 讀者諮詢服務預算增加、館員具備更廣泛的閱讀背景知識。然而,世界大戰的休閒時間減少,部份圖書館被迫中斷。1949年,讀者諮詢服務很明顯地不再流行。
l   二十世紀,科技帶來挑戰,且並非總是依靠科技來滿足顧客的資訊需求,館員要思考不同服務與館藏的推廣方式。顧客親臨圖書館有許多緣由,參考服務館員應該要能協助顧客以滿足其需求,因此也要考量到愉悅閱讀之需。的讀者諮詢服務減少教導式的成分,將自己視為書籍與讀者之間的連結者,並將閱讀範圍擴及至多媒體資源。

三.  館員能力
l   知書  推薦讀者書籍時,應告知推薦依據避免造成困擾。
n   無偏見且善用參考資源工具,要注意晤談需要更多對話而不是事實性的訪談。
Ø  傳統的主題分析,像是主題詞、標題表或pathfinder等,是針對資訊需求的讀者,卻不一定能解答休閒、愉悅閱讀的需求。
Ø  好的參考資源 : 有多種方式的索引、可全文搜尋、有故事大綱/評論/註解、有討論作者的風格以及作品特色、提供該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描述作者吸引力、突顯主要與次要體裁、以及提供相似作者的作品清單的參考工具。Fiction_L
Ø  讀熱門雜誌、當地報紙、電視、收音機、podcast
Ø  書封、書的結構(封面顏色、構圖,書本折頁)、作家宣傳推薦
Ø  出版社、當地/獨立書店,主要目的是要促進銷售,作者相關的資訊與活動眾多。
Ø  參加會議和書展,可以聽到不同作家的訪談、知道國外出版界流行什麼樣的閱讀內容,讓在多元文化社區服務的讀者諮詢顧問知道有什麼樣的外語閱讀材料可以提供給他的讀者。
Ø  許多協會都提供了書目和清單,可以透過它們的網站找到,協會的期刊和報紙也提供了作者、書名及書評等資訊資源。
Ø  暢銷書排行顯示真正購買及閱讀的書籍,而非別人認為應該閱讀的書。而出現在暢銷排行榜首位的書籍,常能為出版商帶來收益、知名度及更多的銷售。暢銷書籍的設計並不表示它的文學價值比過去文本為高,它只和商業價值及大眾喜好有關,雖然確實反映當下的文化氛圍、社會價值與品味,然而這樣的狀況卻可能隨著讀者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Ø  不存在單一獨立的讀者指南,找尋最佳地點還是網路。OverbookedLibraryThing
Ø  商業資料庫,如NoveList Readers Advisor  Online
Ø  網路書商自動化產生書單,如:Amazon.com有一套演算法來排序書單的呈現,其他賣家則根據此一清單進行書籍的推薦。系統會紀錄使用者點擊的情形,並比對讀者的購書偏好,找尋偏好相似的對象紀錄供讀者參考選書。
Ø  專業出版物,包含出版趨勢、產業調查以及作者訪談等相關文章。《Booklist》、《Library Journal》、《Publishers Weekly
Ø  經典一般適合作為大學新鮮人和高中生暑期的讀物。暢銷小說是為經典文學建立基礎,儘管人們不一定常讀經典,但仍可以在暢銷作品、表演、藝術或日常溝通中發現經典的影子。為了讀懂暢銷書籍的內容,經典的熟悉也成為讀者必備的功課,所以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n   對小說與非小說館藏有一般性的知識、能大致辨識書籍的品質、能以口語及書寫方式描述書籍的內容
Ø  書籍的吸引力(專注於閱讀經驗及對於書籍的感覺)  : 節奏(進展、角色反應、刻劃方式etc)、角色描述(角色觀點、主軸角色、深入程度)、故事情節(暴力、溫和等)、故事框架(故事設定、氣氛、背景)à建構越紮實,面談就會更有結構
Ø  什麼使得這本書熱門
Ø  小說中的人物角色和事件是根據作者的想像力描寫的,代替讀者參與事件、且能娛樂啟發並拓展讀者生活經驗。界線並不那麼清楚,元素會相互融合,體裁會變化以反映新的議題和情況。
Ø  冒險、懸疑/驚悚、偵探/犯罪、科幻/奇幻、恐怖、羅曼史、歷史、西部、女性、都會、多元文化、街頭
Ø  有聲書 長途旅行、通勤、運動時使用,能否透過聲音節奏讓書本變得生動
Ø  電子書 可從網路上下載到個人電腦的書籍、專門的電子書閱讀器、使用網路連接的電子書、隨需即印(Print-on-demand)。利於身障者、便利/可攜性、即刻存取、可搜尋性、可即時連接到字典或百科全書、儲存空間小、減少紙張和運送成本;但軟體相容性不夠、美觀度不夠、多數人不習慣閱讀長篇電子書、館發耗時。
n   熟知閱讀獎項(ex.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小說獎、Orange Prize for Fiction、國家文學獎etc)與閱讀組織(center for the bookbooktrust)

l   知人 努力滿足愉悅閱讀讀者的興趣、對讀者負責任的態度
n   閱讀歷程 :
Ø  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ies : 理想的讀者應擁有足夠的語言與認知知識去理解和詮釋作者真正的訊息,並擁有相同的結論。
Ø  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 : 強調讀者的經驗和先備知識,結合新資訊進而產生知識的過程,關鍵為讀者的背景知識與文本之間的互動交流。
Ø  後設認知理論Metacognition Theory : 主動的讀者可良好控制自我的閱讀行為,可以提供自我獨特的建構知識方法的詳細細節過程。
Ø  詮釋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讀者對於文本的解釋受到社經地位、教育、文化與經驗的影響,相同背景的個體對於文本的理解也較易相同。
n   閱讀行為是指閱讀的頻率及廣度(興趣),閱讀動機有三大面向「能力及效能信念」、「成就價值及目標」和「社會」
n   了解不想閱讀的讀者 :
>閱讀行為未被鼓勵、認為其他活動經驗可以取代閱讀
>語言障礙通常來自社會及文化的因素,館員要幫助讀者連結文化經驗和書籍內容,選擇適合成人閱讀且單字量較少的書籍。
>抗拒性讀者通常有能力進行閱讀,可是往往讀得很慢而且常不理解文章內容。可以推薦內容節奏較快的書籍、能吸引讀者個人的主題、書中角色與讀者情況相似的作品、可以討論且共讀的書籍、留意讀者敏感的心理、鼓勵讀者並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
n   當讀者詢問問題時,要發現讀者到底在尋找什麼、將讀者連結到適當的作者與題名。讀者並不期望館員求助於資源,他們期待館員已經閱讀過所有書籍,並藉由閱讀累積的知識為讀者解答問題。

l   合作共識
n   保留特殊讀者的推薦書單,包含小說、非小說、詩集等類型。
n   讓館員分享他們對特定作者與體裁知識的資源,這些受歡迎作者清單可張貼於讀者諮詢櫃檯,讓館員可在清單中加註,透過清單了解彼此的閱讀專精的方向,以互相交流。

四.  服務內容
l   事前準備
n   分析書本 : 找出書的吸引力、最大特色、可能造成冒犯的元素;將本書與其他不同作者、書名但有類似吸引力的書做分類;思考作者和書與哪些類別或範圍的興趣是契合的
n   確認讀者最常瀏覽的區域、為經常到館的讀者準備推薦清單(小說、非小說、其他形式)
n   寫讀者諮詢顧問筆記:注意事項、可推薦的書及作者
l   晤談
n   主動開啟對話,以建議(根據對方描述來找)取代推薦(了解對方而希望對方可以和自己討論),要善用肢體語言、表情等,以分享、自然、非正式的方式談論書本。
n   設定氛圍(可接近性的語言、表情、動作)à獲取事實(覆誦)à給予回饋(強調書的特色或讀者感興趣的部份)à追蹤問題
l   環境營造 舒適、信賴的閱讀空間
n   讓標示明顯、簡單、帶點說明
n   一般參考諮詢櫃檯和讀者諮詢服務櫃檯應分開
n   除了依作者,也依情節、主角、故事背景來排序,將小說依類型歸類(如科幻小說、奇幻、偵、懸疑、神秘等);非小說則依較受歡迎的內容來區分,如運動、烹飪、音樂。
n   善用人口流量高的地方、小角落展示、在諮詢櫃檯旁置「圖書卡車」(書的封面朝上、定時移掉滯銷的圖書、應該是品質保證的à易執行、提供讀者閱讀多樣性但又不會負擔太多選擇、可非正式觀察圖書的出借狀況)
n   提供書籤與解題/推薦書單等讓讀者自取
l   網路空間
n   部落格、社群網站、社會書籤、RSS、影音分享、Podcastingwikisecond life
n   內容輕鬆、有趣、創造性,社群網路不是圖書館首頁的鏡像站,試著結合影音資訊。
n   讓使用者參與、改善目前的圖書館服務並接觸潛在讀者、協助讀者發現自我價值與相關的圖書資源以及可利用的社群服務。
n   Web 2.0工具讓讀者可對於書籍內容進行定義和描述。標籤可輔助描述書籍的內容,讓讀者可以發掘比主題標目更多的資訊。發掘讀者對書的看法,並和其他讀者進行分享和建議,是藉由社群間自願的分享,而不是像館員徵詢意見。
n   LibraryThing.com讓成員建構自己的圖書館並與他人討論;建構部落格或wiki推廣圖書館及其資源、方便使用者進用資源;DearReaders.com提供論壇以及電子郵件兩種訂閱方式,選用電子郵件訂閱的人會定期收到書籍的各章節來閱讀。
n   Pop Goes Fiction,由前任讀者諮詢顧問圖書館員所經營的部落格,部落格中包含流行小說的書評,也針對這些小說進行延伸推薦,可以透過類型的分類來瀏覽部落格。
n   多圖書館都建制wiki、部落格或是社群網站頁面來推廣他們的閱讀團體。
l   閱讀推廣活動 要確定吸引的對象、活動的時間場地是否適合、活動流程如何進行
n   說故事活動 : 讓兒少提升閱讀、寫作和口說的能力
n   寒暑假閱讀計劃 : 防止因為假期所造成的學習斷層
n   巡迴或著定點的方式展出書籍
n   讀書會 : 現在多是為「尋找一同討論書籍、想法以及經驗」而聚集,因為大多人都已經受過不錯的教育,社會革命以及喚起想法的需求已經被其他團體取代,特性轉變成陪伴、人際支持以及智識討論。要「清楚自己以及團體的目標」,因應設計聚會的長度、形式,書籍的選擇必須要能夠反應團體目標,選擇有複雜角色或議題的以利深度討論、保持彈性的書籍選擇、一本書可以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閱讀。
>book club kits”包括不同形式的書籍副本、閱讀指南、書評以及其他幫助讀者瞭解圖書相關議題、背景的資料,甚至提供閱讀以及討論的日程表供讀者使用。
n   戲劇將靜態故事動態化,讓兒童從生動活潑的表達方式中達到啓發和娛樂的目的,也可以吸引潛在兒童讀者和家長、增加相關館藏的流通率
n   閱讀節慶
n   One Book, One Community促進人們閱讀和討論不同文化、種族作者的作品。因為選書的多元性,才能順利鼓勵社區之間進行跨世代和跨文化的溝通,選書標準—作者願意和讀者互動、書籍內容和社會議題結合、有其他多媒體形式資料。
n   One Book, One College大一新生推廣通識閱讀,幫助學生減少從高中進入大學的轉換和調試的壓力,透過閱讀帶領學生提升思考層次。選書標準主要是以學生未來可能會接觸到的流行文化和當代議題為標準,像是環境、社會正義、多元性、多元文化等。可和許多一年級的活動相結合,並邀請作者到學校演講。
n   The Big Read/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 為了讓成人讀者重新找回對閱讀的興趣,關注焦點是經典文學作品,而非社會文化議題,書籍由一群由館員、專家、記者、作者和詩人選擇。

五.  挑戰
1.     形式、資源取得管道增加內容比形式重要,選擇最能滿足讀者的
2.     體裁界線難分
3.     多元社區有各種要求
4.     web2.0透過演算法根據讀者的個人操作歷史自動給出推薦清單,過程中完全屏除了人的參與互動(乃讀者諮詢服務的核心價值)
5.     讀者難接觸--讀者不使用服務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想要麻煩館員或不知道有這項服務。

六.  自我訓練
l   設計閱讀計畫 : 閱讀清單涵蓋範圍必須夠廣泛、夠全面,同時也要窄化到足以了解該類型特色和代表性作品,閱讀時思考問題--有哪些優秀的作者?是否能在休閒的情境下快速融入這本書的情節?此書讓你想起哪些類似的作品或作者?還有誰可能會喜愛這本書?為什麼?此書可歸到哪一類?甚麼原因使這本書這麼流行?
l   記錄 : 作者、題名、類型、步調、特色、情節摘要、類似作者
l   建立類似書單 : 從內文、書評和該作者粉絲了解作者的風格;延伸閱讀書目;和其他館員腦力激盪;查詢參考工具書
l   深入研究某特定類型 : 首先確定標準化模式,建立一套建構人物和情節的規則,如果我們理解模式,透過詢問關於故事步調、特性、故事情節與故事框架,就可以更清楚知道該類型書的吸引力。每個館員至少一起閱讀同一本代表作品,而不是許多不同作品,如此在討論時每人才有同樣的架構可以一起討論和分享,定期會議可使參與者分享自身對近期閱讀的發現,同時整合之前所閱讀過的書籍和作者。

l   解題書單 : 擇定主題範圍(讀者興趣、查看流通數據、讀者評價或提問、目標讀者群是誰、針對主題的哪一個面向) →選擇圖書(選擇標準是什麼?來源可信賴嗎?書目數量不用太多,18-24為宜。同一位作者的書盡量不要超過兩本) →閱讀 寫解題(抓住讀者對書的興趣、找出書內最好的元素、強調出書本符合主題範圍的部分。好的解題具有資訊性及邀請感,文筆順暢、平實,內容簡潔,不要超過100字。cp書評是圖書館館員購書的參考,通常會以較嚴厲、批判的角度來評論圖書。) 付印 展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