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資組] 設計&日常生活 / Donald Norman

作者在這本書的序裡,說明他兩個書名的來歷。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此書名受到學術界的喜愛,也代表無生命物也是有心理的,且POET的簡寫暗示了設計和詩一樣,伶俐高雅可能成為孤芳自賞。後來要出平裝版時,編輯提醒他讀者往往由書背上提供的資訊來猜測內容,這樣的書名往往會歸類到心理學區且不會吸引到對設計有興趣的讀者,因此他才換成這個名字。看了一下英文版的書目資訊,ISBN不同但是頁碼相同,應該內容沒有刪減,只是平裝跟精裝的差異而已。

不過,奇怪的是,兩個版本翻譯成中文後,都是平裝版,內容的差異似乎只在序言的多寡(由於附近圖書館的這本書都被借走了,所以無法翻內容確認),但卻被當成兩本書、各有一個叢書號。另外,英文兩個版本雖然在版權頁有提到,但是這其中的細節要從序中得知,可能編目員不一定會注意到,如果比較匆忙的編目,可能有英文版本的館才會從英文的關聯性注意到這兩本中文版本是有關連的。

另外,就我的觀察而言,一本書透漏給讀者簡短介紹的資訊量可能是序言>目次>版權頁>封面/書名頁>書背」,如果是這樣,好像書背上的資訊是必備的,因此編輯才會據此提醒作者要考量讀者的這個切入點調整書名,不過在圖書館裡的書經年累月下往往書背和封面的字跡會模糊掉、甚至是直接用別的封皮重新包裝,可能就是因為這樣而選擇了在裡面的版權頁跟書名頁作為主要著作來源,如果是這樣的邏輯,那同在書裡面的目次和序言其實也很適合做為考量的著作來源,雖然目次和序言會因為不同書不一樣、難以為其設計統一的欄位,但如果每個編目員依據現有的編目欄位從序言跟目次中尋找相關資訊補充進原有欄位或附註裡,應該就能提供更進一步的資訊加值吧,當然這樣就會多了一些編目員的主觀判斷、容易造成不一致或扭曲,可是一來序跟目次都是來自作者的消息,不算是扭曲其意,二來有現有欄位作為統一的眼光侷限(戴上這些欄位的眼鏡為讀者判斷這本書),應該是不會太主觀。

再次,我想到如果有人想要閱讀指導服務,那在書目裡提供「推薦人」的欄位或許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呢(像這本的推薦人就有曾志朗)。現在每本書都少不了推薦人的序、封面上更會把這些人名清楚標示出,代表基於商業的考量(也就是考量到demand程度)下,這些推薦人對於書和人間橋梁的建立是有用的,讀者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通常會對信賴某些人在某些領域的權威或是對某些人感興趣,或是發現自己的讀書品味和那些人很像,而會希望能跟著這些人的推薦指導自己的閱讀道路。當然,這個也能成為館員在進行閱讀指導或是舉辦主題書展時的依據,有了這個聚集的方式,必然比自己另花時間思考一個新的脈絡更快。

不過,有些推薦人可能只是基於情面或是掛名而已,但我目前看到有寫推薦序的通常都是有大略看過這本書後才推薦的,另外有些推薦則是橫跨很多領域、聚集起來的相同性不一定明顯,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吳念真代言那麼多不同性質的產品,喜歡他的人也會買單,甚至因此擴展了原本的視野也是不錯,反正就是多提供一個切入的管道。

 目前在網路書店找書時,因為他們提供較完整的書籍描述資訊,加上提供對這些描述資訊的全文檢索,所以輸入作者名字找他的書時,會發現一些不是作者的書,那往往就是他推薦的書,我也是最近才發現這件事,以前會以為是找到不相關的結果,但知道後就會順便了解一下這個作者推薦了那些書,但我猜應該很多人都沒發現這件事,而且透過這種方式其實不會連結到所有這個作者推薦的書,有些書沒有完整的書籍描述就不會被列進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