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LA LA LAND 夢想與套路


LA LA LAND好看又好聽、好笑又好想。

**夢想這回事

1.為什麼好像都是當演員、當歌手、當記者這種才比較容易被當成夢想,好像是要被很多人看的到才是夢想的實現。有沒有安安靜靜的實現夢想的人啊?(會被當成小確幸?)而且如果說我的夢想就是成為公務員這種,恐怕會被鄙視。(好吧,我也可能會有點鄙視) (不過如果有很多人懷著熱情當公務員報效國家之類的好像也不是壞事阿?)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 4D怪獸與他們的產地、重看穿著Prada的惡魔


1.

怎麼名字都這麼長阿

2.

4D電影根本就是遊樂設施,可惜螢幕不夠大不夠爽。/香味都一樣有點可惜。/不會暈,但就覺得好像沒有很立體。////你看看講了這麼多都是動作的部分就知道加入動作後的電影會多麼的干擾。這句話好像是批評,但真的只是事實,反正就是太多資訊來源了,就不會那麼專心(像是平常打字都會被自己狂抖的腳給吸引過去一樣的道理)。不過還是會為了這些動作想特別進電影院看,但可以再更逼真一點。(環球影城的變形金剛程度!) (不過如果真的這樣弄兩小時應該會很累)。4D鬼片應該超級可怕吧。

好吧,拉回來劇情。寓意很清楚很簡單有點無聊。兩條故事主軸穿插得很自然很不錯,不會太刻意。好想看小說版,有超多超多梗還想知道背後故事。

3.

長大後重新去以前玩過的地方覺得不同,工作後重新看一些電影也有不同啟發。
(1)外貌是讓你的內在美與能力被看到及重用的關鍵
(2)如果太容易地被人看到你的夢想與目標,別人就能一直以此為由讓你做原本不想做的事情,你還自認為這是一種挑戰。所以要馬不要太容易被人看穿,要馬不要太執拗的追求所謂的理想
(3)只把工作當成賺錢的工作就不會發光發熱受到重視,但完全投入工作就會失去家人與生活
(4)不要一直說自己當下的一切毫無選擇,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你大可選擇放棄
(5)如果在某方面有能夠不被他人取代的眼光與人脈,就可以在該領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6)不管目標是什麼,要前進就要捨棄
(7)不懂為什麼把時尚雜誌說的好像很不如一般新聞媒體,弄得好像報導若是之類的才是正確又高尚的(裡面的確突顯出時尚雜誌的各種困難及重要性,然而女主角與其友的視角下會顯出時尚雜誌很low)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雜記/素材] 風風光光的身後、懷抱虛幻期待的靦腆


1.

小時候,缺失了某些東西,而在看到風風光光的葬禮之際,便立下宏願人生目標就是自己也有這樣的身後。

於是在各種人際與感情的交流上,背後追根究柢的就是這件事。

或許像是追求名聲,卻更仰賴的是親朋好友陌生人的品頭論足,相較客觀的工作課業,更難達到標準。

或許所有名聲都是類似的功能:1)用來填補自己某個缺口 2)證明自己有此方面價值

活在當下,或許意味著承認自己缺口存在也承認自己即使有這個缺口亦無損於自身價值,故不去深究過往為何造成此缺口,亦不去幻想此價值會如何實踐及被談論。

汲汲營營的活著,就是為了風風光光的身後,看似本末倒置又可笑,但捫心自問好像的確自己就是這樣子的,只是或許每個人在意的是不同名聲罷了。

2.

常常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這樣的幻想而靦腆的手足無措,其實從另一個人眼中看到的根本不是腦中的這一切,甚至根本不會看到,那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所以每個當下都讓自己滿意開心就好。

3.

最近看多了 心靈的聲音,上述兩則似乎都可以用很搞笑的劇情來包裝阿...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還債] 碩士論文寫作經驗談



轉眼間碩士畢業就快滿一年了!!! 想當時滿心想著要怎麼記錄這一段歲月,並將論文的甘苦談分享出來,結果就在適應工作及愜意放鬆玩樂的情況下一延再延,在寫計劃書過程中為了向學弟妹們分享所做的PPT也早已不見,如今只能看還記得多少就寫多少囉!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轉貼] 中國傳統藝術也需要策展人嗎?

簡評:

1.圖書館的書展為什麼不能像是博物館策展一樣來做?
(1)館員沒時間做書籍內容的研究
(2)每本書的內容都過於豐富,可串聯點太多,若真的要策展反而會變成很像在做報告
(3)書籍複本多,不像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展品僅一件而能吸引人觀展

2.博物館用研究與策展來呈現一個問題意識及館方利用展品所建構的答案,圖書館似乎能做的主要是提供博物館可用的文獻與名錄(以利田野實察),協助其順利找到答案。文中提到將展品與其他資訊的連結就會形成脈絡,圖資人員正是要建立起資訊間的關聯性,若妥善建置則研究更容易進行,甚至會變成一般人於網路上都能一目了然並輕易吸收的網絡。

[捫心自問] 形象與舉措


「我們家孩子就是個愛閱讀的人,三年級就看完紅樓夢了!」於是,你只好三年級就看完紅樓夢。-- 幸好還真的挺好看,而且那其實只是白話精簡版,跟愛情故事沒兩樣。

「要是當圖書館員多好啊,就可以天天看書不是嗎?」(此話的前題是,圖書館員有對應的公職考科) 於是,莫名其妙的你就認定圖書館員是自己的理想目標與宿命。-- 幸好這個專業的使命與任務都是你認同且願意去進一步了解的,只是圖書館員的工作內容根本不是看書。

你的一舉一動、你的選擇,反映了你的初衷你的嚮往。然而,這些初衷的最初又是什麼?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有感] 念書/升學的意義


雖然已經26,當年國中放學時與朋友的閒聊卻歷歷在目,總是聊著不想變成父母般的大人,以及聊著到底念書考試是為了什麼。

「好好念書就能找到好工作,賺錢養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念書多少能證明自己掌握課本內容的能力,這樣的鑑別度會篩選出一些人,往上爬就會碰到優秀的同儕」

印象中,當年的答案約莫就是這兩個。

這幾年來卻逐漸有了更多體悟,好好念書以及考上好學校,無形中篩選出的其實很多,人生越往後走越明顯,這些不完全等於分數然而要拿高分卻需要這些特質的東西,是區別人們能否變得更為優秀的關鍵,也是考試制度存在的意義吧。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紛亂的思維暫且留住] 觀美術展的文字


之前在寫些介紹創用CC國外實例的文章時,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到底有什麼東西會吸引大家主動想要重複利用並以不同方式再現呢?」其實看一些古老的國外美術作品時,可以發現很多都是聖經或是希臘神話故事的不同再現,而莎士比亞的故事也是再三被不同的方式改編。

故事是文字組成的,留下最多的畫面改編空間。

或許,在過往沒法用照片或影片留下真實而生動的瞬間,因此人們會花時間想像一個故事的畫面,用雕塑、繪畫的方式將它還原,也會花時間去觀賞他人的呈現方式,為了該作品的生動、真實、情感流露等面向而認為那是個好作品。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雜談] 獨立


他很獨立的這件事,完全體現在購物上。

獨立的買了很多東西。

衣服、保養品、日用品,他總有無數正當的理由,即使不與他人交代,也能理直氣壯地把錢花下去。「錢就該花在自己身上,是吧?」

他穿上不一定合適的衣服、用了未必有作用的保養品、研究著不同日用品該怎麼操作,生活因此多了很多樂趣。這些購買來的東西恰如其分地實際展現出金錢的份量,這些錢正是平日辛勞工作的見證。「平時沒人肯定你,沒關係。巧妙利用錢這個媒介,把這些產出價值轉換成用在自己身上的用品,你就能快速獲得無比的滿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