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樂齡老人地圖遊 中正紀念堂、中山堂、西門紅樓、電影公園

[中正紀念堂篇]

今天又不小心晚起了,7:30前往中正紀念堂的途中遇到很多返家的老人家,心裡不禁有點著急。幸好,當我到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在啦。以往去中正紀念堂都是穿過廣場、走進紀念堂或兩廳院,從來沒有仔細地繞完一整圈,這次完整的走一圈有好多新的發現。原來中正紀念堂除了中間大大的廣場、四周寬廣的走道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的草地、樹叢,以及眾多聚集運動的老人家,有練拳的、跳舞的、散步的、做操的……,由於道路平坦、不會太長,又有很多遮蔭處,所以也吸引了不少使用輪椅的人。另外,也設有自助式卡拉ok(一旁阿姨還隨著音樂跳舞呢),引起不少人坐著欣賞。 

除了中正紀念堂這一側很熱鬧外,在兩廳院那一側也有不少人,有一群人在停車場入口處的陰涼地帶打太極拳,在兩廳院則有人自備墊子練瑜珈,而對著光亮的門當鏡子練舞的不只是年輕人而已,也有一群阿姨對著門跳舞喔,超青春洋溢的。


中正紀念堂是9:00開門,只見不少老人家運動完就來這裡坐著休息,或是接下去參觀館內的展覽(整點的時候則會有儀隊交接喔)。當然,也看到不少老人家擔任志工在這裡服務,由於這裡參訪的觀光客和學生很多,所以這些志工們也有很多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之前10:00左右經過中正紀念堂時,都會聽到悠揚的二胡聲,應該是那時候就有人在迴廊練琴吧,可惜今天沒有看到。在中正紀念堂的二樓好像有上課的地方,看到不少老人家搭電梯上樓。可見這裡是個交通方便、環境安全通用、社群連結性強、有多種活動選擇、有吃也有逛的好地方,難怪會成為老人家聚集的地方。

[中山堂篇]

原本是將中山堂定位為表演場地,但是最近中山堂的表演我都沒什麼興趣,有興趣的又在計畫期限之後,所以想說就來參觀他作為古蹟、展覽地的部分吧。

中山堂是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在興建的時候,日本就把這棟預定作為藝文表演場所,當時可能考慮到來欣賞的高官們會乘車來,在門口做了人車分道,另外,為了避免在戰時被轟炸,選用草綠色、能吸收光的十三溝面磚,果然就使中山堂成為戰時少數毫髮無傷的建築。會知道得這麼詳盡要感謝在二樓雕刻展展場的楊西羚阿姨。阿姨很積極的招呼我,大概走過來說了三四次的歡迎參觀以及給我一些簡章,在第五次時才聊了起來。整個過程在我眼裡覺得非常非常有趣,很像是玩電玩時為了要進入某個情節支線,必須要找某個角色講幾次話後才會展開之後的劇情,只是電玩把這樣的過程太簡化了,變成只要一直按同一個鍵就能達成這樣的人際互動,忽略了在現實生活中,還需要注意語調、表情、肢體動作、眼神等,才會真正的展開一場溝通;另外,這樣的過程也會花一些時間,需要多一點耐心和專注,不像玩電玩時可以快速隨意的按幾個鍵而已。

楊阿姨說會來這裡當志工無非是希望能盡一點微薄之力做一點事,加上這裡環境清幽,有時招呼一下參觀的人,其他時候則可以做自己的事(阿姨正在看介紹生態自然的書),不用到圖書館裡人擠人。而且這裡換展的時候就會幫他們上一點課,能因此比較認識古蹟、台日之間的歷史、多一點藝術家等等也很棒。阿姨他自己也常常出國參觀各地古蹟,他覺得歐洲真的是處處皆古蹟,很有歷史的味道在,台灣就比較少,中山堂有這麼多的故事又維持得這麼好,卻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好好的仔細認識他,實在是件很可惜的事。他也一再強調中山堂一直都是藝文場所,身為國民大會開會的地方只是短暫的一段時間,不過多數人對中山堂的印象就似乎停留在那時候,而不知道平常可以來這裡參觀。之前來的一個旅客曾問他說為什麼這裡不能做的像是西門紅樓一樣更年輕、更新、更商業化一點呢? 我和阿姨都異口同聲的說,這裡的性質和西門紅樓還是不太一樣,完全的整修翻新就失去了歷史的古味了。

原本想要和阿姨合照一張,不過阿姨說他覺得他自己不上相就婉拒了,他也提到他以前去玩的時候也常常拍風景照留作紀念,或是用錄影的、自己當配音員留下對當地的感受和描述,但是後來發現根本沒時間整理,心想留著這些給子孫大概只會被當成是廢物吧,這樣讓他們還要花時間整理多累阿!於是他現在去玩就都只用眼睛照相,我們兩個都覺得眼睛看的到的美景往往是相機無法捕捉的,既然我們都不是專業攝影師,那就讓景色在腦中留下最美的那一刻似乎也就足夠了呢。   

阿姨說很感動,竟然現在有人願意花時間認識這棟建築物,我想他感到感動的另一點,也許是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和他天南地北的聊天。我想起我們進行時空膠囊計畫時碰到的阻礙,事實上老人家在乎的是自己說的話有沒有人聽,如果沒有人聽,那就算知道很多他們也不願意說出來成為別人的負擔。所以阿,陪伴老人家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問、多聽,相信這樣的陪伴會讓他擁有最佳的旅遊感受,景點和行程都是其次了呢。

另一個展覽則不是由中山堂負責的,雖然策展策的很精緻,但是志工都在做自己的事跟睡覺,反而比不上阿姨那邊的展覽來的有收穫。可見,志工們扮演的角色可是非常重要的喔。三樓跟四樓是我第一次上去(二樓因為看表演有時會出入所以有去過),真是驚人的美阿!三樓是個可以品茶、學茶、學花藝的地方,一走進來就覺得自己品味提升了許多,很適合帶外國朋友來這裡聊聊、認識茶藝。有個小姐主動過來介紹,他的氣質也是不同凡響,果然環境會形塑一個人的氣質。四樓則是蔡明亮咖啡館,有個小小的放映廳,不過好像是沒有使用的樣子。中山堂外的廣場上有不少年輕人在玩滑板車,不過有一群老人家聚集在一個桌子旁不知道在做什麼,走近一瞧才發現是在玩象棋,看來雙方旗鼓相當,才會引起觀看者這麼緊張投入吧。

附近的雪王冰淇淋我已經肖想很久啦,竟然有麻油雞、肉鬆口味,真是太酷了!這次就決定豁出去的走進這家店,一看價格….果然有點貴呢….前面有一組日本客人,只聽年輕老闆娘用流利的日文招呼,據說他可是看電視自學來的呢。最後我點了65元的番茄口味。是真正的番茄耶!有番茄皮和番茄味,而且這次應該是用小番茄做的,看網路上另一個人吃的番茄口味好像是大番茄做的,因為顏色不太一樣。

比較年長一點的老闆娘非常親切的招呼,很像自己的親阿嬤一樣,只見他一有空就開始製作冰淇淋,真是忙碌阿。一旁一個阿伯竟然連點了兩碗大紅豆冰淇淋(一碗90元),看來這真的是他們的招牌! 在這裡可以好好體驗一下復古氣息的冰店是什麼樣子喔。

[西門紅樓暨電影公園]

多數老人家都習慣搭公車,因為比起捷運,公車可以直達目的地門口,而且公車司機會等人,捷運限時間的逼逼叫則會引起老人家的緊張,不然捷運空間大、有電梯、有手扶梯、有站務人員協助,無障礙的環境應該是比公車好。

 我前往西門所搭的公車是低底盤公車,也就是為了能讓坐輪椅的人可以上公車設計的,台北多數公車都已經改成這樣。因為低底盤,所以輪子就會占用車廂內的空間,有些公車把前輪設計成放置東西的地方、或是安插兩個位置,後輪的部分則會做成多排朝前或是有些排相對的座位,但不管怎麼說,位置都比以前舊型公車少很多,加上搭公車的老人家越來越多,常常會看到坐滿了白髮人及白髮人讓位給白髮人(或是抱小孩的媽媽或孕婦)的情況。至於低底盤到底對坐輪椅的人有沒有幫助呢? 我是沒觀察到用輪椅的人上過低底盤公車啦,但是不少媽媽會推娃娃車上車,有些司機會立刻跳出來下車幫忙鋪好坡面讓媽媽推車進來,可是比較多的狀況是媽媽自己喬角度、靠臂力推車進來。另外,低底盤空間造成車廂內空間狹小,其實對使用拐杖和白杖的人反而成為阻礙,不論是要用白杖探路或是以柺杖支撐前進,常常會戳到其他人或是被太多人擠著無法動彈。

剛好,我就在公車上聽到這位阿姨在講低底盤公車,他說變成這樣子後座位就少很多,連站位都變少了,他也知道是因為無障礙空間的考量,但變成這樣實在有點不方便,一開始他也不習慣後座變成面對面的這種樣子,會有點頭暈,不過坐習慣也就適應了。

回來談西門,我主要是去看一下西門紅樓做為文創園地及電影公園作為表演場地對老人家的適合程度。西門紅樓已經成為標準的文藝青年愛好地點了吧,不儘有表演的河岸留言,也有很多文創商店及創意市集,更是拍照的好地方。雖然有看到老人家坐在一樓中庭的地方休息、和在咖啡廳喝咖啡,不過這裡的取向似乎太年輕人了,可能會給老人家格格不入的感覺。

另外,印象中的電影公園是個有點荒涼的地方,好像有時會有蚊子電影院,現在或許是因為有新的合作則變成了籃球場,可能希望能就近吸引西門町這些年輕人來運動一下。不過這樣的環境似乎就離老人家更遙遠了呢。所以,這兩個點我都不會列入推薦名單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