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樂齡老人地圖遊 有感

1. 關於青年

青輔會這個計畫限制18到30歲的青年朋友參加,或許是希望藉由政府的補助,讓青年趁著年輕、還沒有家業負擔時,放膽進行一段有益台灣的旅行。

我們這個計畫有點像是對於「青年」二字的反思—為什麼只有青年才能壯遊呢?為什麼18到30歲的人才是青年呢?

為了設計這張地圖,我們試著以老年人的眼光關注台北,觀察長者聚集的地方、想像長者有何需求、了解台北是否有其壯遊的空間、挖掘長者與青年共享地盤的可能性(如文創園地)、發現顛覆刻板印象的長者活動(如在地下街彈吉他)。



用繪圖軟體的圖層概念來說明的話,我想,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圖層,雖然都在同一張繪圖板上,卻因為是不同的圖層而有不同的色彩和形狀。當我們只以現階段的眼光看世界時,無異於關閉了其他圖層,只看到自己圖層所呈現的景象,視而不見本來就並存的其他景象。我們很幸運地因為這個計畫開啟了另一個人生階段的圖層,因此能看到同一張繪圖板上重疊的兩個圖層,甚至進一步注意到更多圖層(因為觀察長者而連帶發現街友、身障者的蹤跡),讓自己在面對生活中其他的人事物時想到另一種解讀的可能性,而變得更為謙虛、更為敏銳。

另外,原本我覺得「很多事情只有在青年時段能做,不做的話將會老大徒傷悲」只是藉口,如果一直懷抱著樂於挑戰、勇於嘗試的熱血,那沒有什麼事情是只有「青年」才能做的。但是,在這段旅程中,我不禁感慨地發現我這樣的想法果然是「青年」才有的,現實生活中,除了樂於挑戰、勇於嘗試外,有太多包袱了。時間最多、負擔最少的我們,就必須在有限的暑假時間裡,選擇打工賺錢、實踐壯遊計畫、參加營隊還是與朋友聚會,未來有了工作後,可能就更難這麼自由且完全依循本心的進行一項計畫。

而長者們,雖然時間和青年同樣充裕,卻會因為身體健康的侷限,難以僅憑熱血不顧一切的做出這些事。況且,由我們執行時空膠囊碰到的挫折就可以了解到,經歷多年人生歷練後,在乎的事情不一定相同,身為青年時認為很浪漫、很有價值的事情,過個幾十年後可能都是沒有意義的事,因此,果然有些事情是只有青年才能做的哪。

2. 關於壯遊

為了設計出供老人壯遊的地圖,一路上,我不停思考著旅遊的意義和旅遊對老年人的意義。旅行之所以成為年輕人很重要的嚮往,是因為年輕人想做的事太多,卻沒有時間都做到,因此旅行便成為很珍貴的事情,應該要有景點與規劃以便最有效率的旅行,但是老人家每天都有時間,景點和行程就不再那麼重要了吧……反而是日常生活中這些小景點成為他們每日旅行的重心。小公園和市場就是老人家最常待著的「小確幸」所在,政府應該要把這些地方做得更多更完善一些符合老人家的需要。

另外,老人家很少會為了某個景點而特別去旅遊,比較常是因為要跟某個朋友見面而
約定好一個捷運站,他們不會因為要看紅毛城而去淡水,反倒是因為有朋友在紅毛城那裡做生意,或是因為有婦女團旅遊才會到淡水;也有人說老人其實懶得去旅行,因為對他們而言,把握時間和家人朋友見面或是為家人拜拜祈福才是重要的;而我可愛的阿嬤則是覺得「旅遊」等於「出國旅遊」或是「去其他縣市旅遊」,在台北根本就不算是旅遊。

搜尋了一下「壯遊」的定義,此詞源於英國、歐洲,乃年輕人至各地遊歷、由親身體驗中汲取文化或知識,是一段深入的認識與反思,不只是走馬看花的觀光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只挑選了台北市深度認識的原因。這趟旅程確實讓我親身體驗到不少新的衝擊、激發新的想法,但是,也一直納悶這些景點真的能讓老人家「壯遊」嗎?由我們的觀察看來老人家可能也不需要「壯遊」呢?然而在觀光層面的旅行早就有很多人在進行了,都已發展臻善,或許開始關注並試著經營老人家的「壯遊」環境也是提供他們多一個選項吧。

3. 關於公益

提出這份計畫書時,我一直擔心會因為公益性質不夠而不會通過,沒想到不但通過了,還很奇妙地被分在弱勢服務組裡。其實,我們的計畫有點學術味,沒有什麼實作服務,在過程中應該也不易發生什麼煽情催淚的感人互動,因此,我們知道我們的計畫應該只會進入初選而已,第二階段的部分就不用奢求了。出於這樣的體悟,加上雙方都有些忙碌,一直很掙扎到底要不要進行這個計畫,最終還是希望能讓自己實踐計畫書的諾言,並在這個暑假中完成一份作品,而仍然展開了這個計畫。

「公益」即「公眾的利益」,而或許協助弱勢就會有利整體大眾,且強勢者靠己之力即可獲利,因此「公益」就變成協助弱勢的一種行動。而一場公益旅行,不只是滿足一己之慾望的放鬆或與親友享樂,而是要顧及他人的利益,負有一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經過這一段旅行後,我想我們計畫的「公益」性質在於,一來我們懷抱著目的與使命感旅行、希望我們花費在這次旅行的心力將有助於老人家;二來我們設計出的地圖是為了凸顯眾人眼中的弱勢—老人,事實上有其強勢的地方—他們有時間可以旅行、有大量的經驗故事值得分享,只是需要強勢者注意到他們的需求,並營造出恰當的環境。

我們最終沒有像想像中的做出成品,因為發現要做出這些東西的技術門檻有點高,並非今天學、明天就做得出來,何況我們的時間也不夠。不過,這樣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想做的公益活動事實上都有對應的機關單位在進行,每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岡位上各付出一點點心力、提供一些想法,許多事情因此都已經開始有了它最初的面貌,未來一定也會更好。或許,我們該做的是,好好培養自己的專長、信任他人的付出,使自己將來也能成為貢獻的力量之一,盡心盡力的完成工作內容或許就是能回饋社會的公益活動。

4. 關於訪問

在三月初構想這個計畫時,我滿心期待在旅程中跟老人家的互動訪問,就我之前的訪問經驗,我知道只要有個名目在就能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聽到很多他們的人生故事,而參加這個計畫正是一個很好的訪問名目。不過,隨著日期越來越近,我卻越想越多。我想到在台大醫院訪問病人時,我有正當的名目、訪問的成果也是為了病人好,但是不少病人覺得我在打擾他們的情緒跟生活;在市集快訊訪問菜市場商家時,我也有正當的名目,而且這次更好是為了宣傳他們的產品,但是就會發現他們盡可能的推銷自己的產品,也不知是否真實,還有他們對我的態度都極好,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希望我多寫好話;跟著慈濟青年社進行長者居家服務時,在長者和慈濟有長期的合作跟信任下,我們扮演一日孫兒陪伴長者聊天,雖然可能留給彼此一個不錯的回憶,但是在過程中隱約顯露那種「我是來幫助你的」的態度令我感到心虛。

於是,我越來越不確定自己是否該在旅程中進行訪問。首先,我們的成品「壯遊地圖」也不知道會不會刊行,不像市集快訊能提供一個確切的成品和名目擔保受訪者的答案會發生影響;再來,我們缺乏和長者長期的經營互信和合作,也不是相關學系的學生,那對方憑什麼要跟我們分享他們對於旅行的看法呢?這樣的訪問會不會只是在打擾他們呢?而問出來的答案會是真心的嗎?另一個比較現實的考量是,我們太晚開始,所以時間不夠每個景點慢慢訪問。最終,我跟沒有這些顧慮的惟鈴說,我來負責本來就沒什麼老人的新景點,他負責老人很多的舊景點並且訪問那些老人對旅行的看法。

我覺得最真實的訪問模式比較像是人類學家的田野調查,他們切身參與居民的生活、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打從心底的認識、接納他們的文化,從日常生活中了解他們的觀點,如此一來雙方處於平等的關係、有足夠的互信基礎,不容易得到虛假的回答。我理想中關於老人的訪問,或許要自己成為志工的一份子或是這些旅遊景點的管理員等,因為每天都會接觸,每天都能觀察,且能不經意地展開對話,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當然,在旅程中,沒有目的、隨意展開的一場對話也會接近於這種最真實的訪談,因為這樣的談話是平等、沒有預設立場和問題的閒聊,往往會獲得比正式訪問更多的收穫。於中山堂不經意的訪問到志工楊阿姨就讓我有這樣的感覺,因此,要成為一位深度觀察的旅行者,應該隨時準備好傾聽每個即將遇到的人,珍惜與每個碰面的人聊天的機會,將會聽到許多人生故事。

5. 關於台北

在計畫實施期間,有兩個關於台北的深刻感觸。其一為,台北市的範圍可真難劃分。在構思景點時,我們直覺想到幾個台北市的景點竟然都屬於新北市,這或許是因為捷運過於便利使我們將台北市的地理空間放大了。而為了能盡量在各個行政區都找出一個新景點,我才發現南港和景美真是難以規劃,似乎主要的資源還是集中於北車為中心點發散的區域,正如眾人對天龍國人的定義主要是中正區及大安區的人一樣。其二為,台北市果然是全台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在旅途中,其實不管是無障礙空間、路標指引、交通工具搭乘、觀光景點宣傳及連結都做得非常好,看得出對不同旅行者的尊重。因此,在結束旅程時,反而希望再去走走別的縣市,其他縣市可能比台北還需要這樣子的地圖來檢視旅行環境對長者的友善度。不過,也是因為走遍了台北才會有這樣的感受,之後去別的地區旅行時就多了一個可以邊走邊思考的方向了。

6. 關於台灣的旅遊環境

許多外國的遊客都說台灣是他們最喜歡的地方,身為台灣居民的我,聽到這類消息往往一面欣喜、一面懷疑台灣最好是有那麼好啦!不過,當自己細心品味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對景點懷著一份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時,就會感受到台灣之美。不論是看到西門町街頭遊走的各色人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擾對方的自由;看到公車上的老人家起身讓位給抱著小孩的年輕媽媽;還是自己摔車時被陌生的小朋友們扶了一把,看著這些點點滴滴不刻意就自然流露出的自由、平等、博愛,而感受到台灣真的是個很棒的地方,難怪這麼多遊客會愛上這裡。

另外,台灣的觀光環境經營的真的很不錯,對長者比想像中的還要友善,觀光景點的行銷、無障礙空間的建設、觀光景點間互相指引連結這些也都做得很好。但是,安全部分還需要加強,像是求救標示指引不夠多也不夠明顯、隨時可以急救的設備不夠多也沒有特別宣導、多數河濱公園附近的路口交通很混亂。還有,交通工具內部的無障礙空間發揮作用有限,反而造成更多問題,像是有些走道過窄不利拿拐杖的人、有些扶手太少不利走路緩慢者隨時有依靠、有些座位太少使老人家必須站著等。

最後就是,目前的無障礙環境只針對肢體上的,而沒有特別注意到聽障、視障者的需求,而老人家老化時,往往是肢體、五官都不如以往,因此應該同時注意到這些層面;另一方面,老人家比較難以控制大小便,常常會擔心旅遊時上廁所不方便而降低旅行意願,若能提供更多間公共廁所、更多類型的廁所(像是人工肛門廁所就很好),尤其公共廁所或流動廁所能如何同時避免社會問題又能滿足使用者需求,也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事實上,最好的環境應該是符合通用設計的概念—廣泛、彈性、簡單直覺、易察覺辨識、容錯、使用輕便、易接近取用,若能滿足弱勢的需求,則這樣的環境應該也就能讓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的旅行,如此一來,亦是將台灣精神裡的尊重、包容、對人的關懷落實在實體環境的設計上,相輔相成。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