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筆記】迎接4.0時代博物館館長論壇

此論壇舉辦於7月26、27日,請了兩天私假去聽,聽完後太忙直到現在才把筆記整理出來,中途曾經想放棄整理...

此論壇邀請了故宮、國美館、九州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茲菲美術館、丹佛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與巴黎布朗利馬博物館的館長來分享。

雖然標題是「迎接4.0時代」但其實感覺大家只是在分享博物館面對新時代的回應,4.0只是個虛名。同步口譯、司儀與點心都非常好。分享內容呢~覺得來自東方的分享都有點小無趣,樣板文章,來自西方的分享則較有趣,最喜歡舊金山亞洲藝術圖書館的分享。以下是簡單的筆記。

[故宮院長 陳其南]

故宮博物院蒐集中國明清文物為皇家博物館,至台灣後性質改變,不再具有冊封朝貢的象徵,站在現代博物館的角度將文物視為人類共同遺產,文明的傳承與保護者的角度看待故宮文物。

現在台灣的博物館跟台灣近代史是疏離的,並未形成博物館共同體。雖然引進國外特展很成功,卻未解答文化身分認同問題。

[國美館 蕭宗煌]

藝術銀行之緣起:

加拿大1972年開始扶植青年藝術家,亞洲地區則以2005年韓國為最先。2013年文化部交辦國美館,於2014正式開始藝術銀行。此為計畫、非常設機構,人力較少、未用美術館經費。

2017年上軌道後開始注重公共性,與企業合作推廣(企業贊助顏料等),由企業如2016年至臺大兒醫與2017年至高雄榮總以藝術改變醫院(藝術家讓老人家一起創作並以畫作布置醫院,使老人家認為醫院是屬於他們的)。

藝術銀行之功能:

--存入/購入作品:具扶植意義,增加知名度、使年輕人有收入。透過公開徵件或專家推薦之管道。具臺灣國籍者不論於國內外皆可參加,參加者以青壯年最多。

--支出/出租作品:促進公共美學。民間公家皆可申請借用藝術品置於公開空間,藝術銀行的人會協助選件。一開始申請件以公家為主,後來民間案例佔74%、高於政府。室內設計公司很喜歡租用當成範例給民眾看,

有人質疑藝術銀行會影響藝術品的市場價格,然而目前買入後並沒有漲價太多,且現在僅供租賃服務不會販售,不會影響市場。但是,國外的藝術銀行是會販售的。

[九州國立博物館 島谷弘幸]

九州簡介:是日本第三大辦公地方(僅次東京、京都),被稱為西邊的朝廷,也是亞洲樞紐,日本閉關時有三個港口位於九州。天滿宮每年會有1200萬人造訪,雖然人口只有七萬,但是很多觀光客來。

九博是新的博物館,足球場大小,現代建築物但能與在地融為一體。博物館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經營,開幕40年前就有與在地居民共同互動,地也是由居民捐給博物館的。

九博做了很多與亞洲交流的展覽,每三年會有一個大規模的展覽,希望能擔任介紹國外美術品給九州人的角色。上次是因為議員推動立法,讓文物必定要歸還給出借國,才能完成與故宮的借展合作。

九博比其他館更早導入X光CT掃描,除了可以以此安全完成文化資產的調查,也可以在保持物品原貌的狀況下,利用掃描得到的數據拿來做研究或複製品。

他們導入了IPM(Intergrated pest management),以前用藥劑防蟲擔心造成環境汙染,故改採用清掃或環境維持來避免孳生蟲與黴菌。他們用了許多志工來做此事,並有開設教育宣導課程。

有鑑於離機場與天滿宮離九博很近、需要服務很多觀光客,九博的展示板與語音導覽都有韓中、日、英版,並會請母語人才協助。

九博希望能讓博物館比教科書有趣且好懂,且在少子化的情況下,更希望能讓小孩子產生興趣並多接觸。他們會舉辦工作坊、文化資產攝影師體驗、將館藏複製品借給學校、舉辦閉館後的館內探險、讓演員扮演歷史人物跟小孩互動。

另外,參觀者未必了解文化財背後的魅力或知識,講太多知識可能反而讓人無法專心觀賞他的美,特別是日本人看到文字就會想全部看完,反而轉移對文物的焦點。因此未來會希望用更活潑的方式展示,讓參觀者單純感受展示品。

藝術要與觀賞人在一起,不是權力者所擁有。AI會取代很多工作,但有部分是只有人的感性能做到的,博物館就是讓大家發現感性的地方。

[東京國立博物館 錢谷真美]

1876年文部省博覽會成為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基礎,1881年在上野蓋了西式建物、1923年因關東地震拆除,1938年建造現在的館舍,共有6個展區,館藏中有89件國寶、643件重要文化財。每次展出3500件館藏,一年會換展約300次以保護藏品。

日本有四間國立博物館,為獨立行政法人國力文化財機構,位於東京、京都、奈良與九州。2019年的ICOM將在京都舉辦。

東博藉由數位館藏,讓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以期進行調查研究,同時也能達到保護文物之作用。同時以體驗方式,讓民眾重新認識東洋文化,例如讓孩童進入親子畫廊與松林圖屏風遊玩、用五感體驗與探究畫作,或是讓人親自從畫家視角出發體驗浮世繪裡的浪花。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Eike Schmidt]

烏菲茲美術館由原本的烏菲茲市政辦公室、彼提宮、波波里花園組成,烏菲茲市政辦公室建於1560-1580年,收藏了中世紀至現代的珍貴藝術品。彼提宮以其主人銀行家盧卡彼提命名,建於1400年中期。

博物館的光線、玻璃以及過多的觀眾,往往會影響觀賞。且雕像公開展示容易帶來人為或自然的損害。透過數位化呈現可以避免損害、讓觀眾看的更仔細,且不再只能等到閉館後才能把物件拿來研究。不過,實體物件仍然值得現場欣賞,因為不同的觀看視角是數位體驗難以取代的。

烏菲茲美術館用防彈、不會反光且能創造適合文化財的微型氣候之玻璃盒子罩住物品原件,且他們仔細計算了框與作品之間的空間,以使觀眾一入內就能注意到作品。

另外,他們在每周二於不同展廳舉辦五島表驗,使觀眾同時能觀賞靜態與動態的演出。

[丹佛藝術博物館 Christoph Heunrich]

丹佛藝術博物館有超過7萬件館藏,分成非洲、印地安、亞洲、歐洲、美洲、現代與當代、前哥倫布時期、攝影、西班牙殖民時期、織品、西部藝術十組常設展主題。博物館的藏品並非來自皇家貴族,而是廣蒐來自各地的展品。

今年為125周年館慶。博物館之建築物本身為Gio Ponti所設計,本身即藝術品,因應此建築物設立50周年,開始對此建築物的整修與改造產生討論。

他們一共問了三個問題:1.建築原本概念是什麼?為何要保存?是否要沿用?2.現在定義的完美的當代博物館是什麼?如何在未來能持續回應社區需求?3.如何改變原本的建築物以符合現在與未來的需求?

他們想要重新定義這個建築物,而非只把這個當成裝修案。(事實上,重建可能比裝修便宜)

此建築物在建立之際曾因其外表不像神廟引起爭議,並因應當時的犯罪率設立了一個讓人感覺到限制性的大門,營造博物館僅屬於某些人的會員感。另外,當時一年約有60萬名訪客,現在則有100萬名。

現在他們因應人數增加,欲增加電梯,並效仿百貨公司的電梯設計,讓觀眾可以清楚知道到哪層樓可以看到什麼展品。另外也會把空間改造的能符合現在的消防或無障礙法規。

為了彰顯博物館是社區中心,他們也將大門改成更歡迎社群的設計,同時增加了演講廳、教育體驗區,使觀眾可以在此有更多活動。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許傑]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今年開館50周年,有超過18000件館藏,最近將規劃新的展館,設計更好的展覽空間。許傑於2008年出任館長,是首次擔任大型藝術博物館館長的華人。

他的願景為,希望能讓亞洲文化對任何人都產生重要性,與每個人的生活產生關聯。會有這樣的願景是,現在在美國並非如此,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亞洲藝術博物館是具有外國風、小眾的博物館,即便亞洲人的人口龐大、在經濟上扮演重要性,但在文化上美國並未真正的看中與融入。

然而事實上,亞洲具有多元概念且是具全球性的,亞洲與世界相互影響。舉例來說,莫內的畫風曾受日本影響、18世紀中法交流等。因此,他推動Asian for all運動,創造更多可接觸到的連結點,讓藏品與學術能更平易近人、使人產生共鳴。他們在上海市博會期間舉辦展覽,趁著大眾產生好奇心時提供他們可信的資訊來源;與一些亞洲弱勢文化團體合作協助其發聲。並且透過「尋找走失的兵馬俑」成功行銷博物館展覽,且將兵馬俑展背後「長生長樂」之主題作為連結眾人的概念。

許傑認為,未必要使用科技才能使民眾參與體驗,博物館要做的並非是刺激感官,而是說出好的故事讓觀眾產生意義、問出新問題、有所啟發、產生情感連結。他希望藉由多層次的說故事方式讓不同人看到不同東西、產生不同啟發。

在問答時間,他又重述了一些概念

1.亞洲的概念並非由地理、人種定義,而是由關聯性定義,那些受到亞洲影響?他希望能打造亞洲的蒙娜麗莎---當大家想到亞洲時自然會想到的藝術作品。

2.所有作品都是當代藝術,一方面是因為作品在創作時對當時時代來講就是當代(只有為了仿古的贗品才不屬於當代),另一方面因為每個當代人都會用當今眼光看待作品、產生新問題。

3.博物館的使命不在於傳授知識,而是讓觀眾透過體驗產生問題與興趣,有興趣的人自然會想盡辦法、找各種資源管道學習。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James Rondeau]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創立於1879年,有30萬件藏品,是美國第二大博物館,希望能蒐集不同時期的最佳文物。

他們一年會換展30次,透過數位科技更加地訴說故事及吸引大眾目光。他們設立了一個「數位經驗部」共有25-30人,專門負責繪圖、多媒體與軟體製作開發。

舉例來說,他們有一個App "Journey maker"讓觀眾可以先選主題、擬定路線後做出客製化地圖,250個物件可以組成20幾萬種參觀路線,且都搭配互動問題。此App為開源軟體,讓其他博物館也可以用。

他們也和airbnb合作,製作梵谷臥室的複製品在網上開放出租,租到的民眾可以來現場體驗梵谷臥室並得到兩張門票,當時因此獲得很高的參觀人次。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裴基同]

面對年輕世代被數位產品吸引的狀況,博物館也須思考數位的功用與意義。數位化讓觀眾可以在家閱讀完資料後再去看展、可以補足現場看展的不足視角、可以遠距離體驗、可以一次看到跨館的物件。

不過,由於預算有限以及從業人員態度保守,數位化的速度很難加速。

[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 Blandine Sorbe]

此博物館起初為國王蒐集具異國情調之紀念品而逐步累積成藏品。20世紀眾人開始反思,認為這些物件並不只是代表遙遠區域的文化,而應該被視作等同法國藝術的作品,對於這些物件便從人類學的考察理解轉而為對於藝術的欣賞。在此前提下,此博物館因而建立,且於羅浮宮內亦有一區展示了非西方展品。

他們並未把科技運用當成目標,雖然2006年起有數位化館藏,然而圖像品質不佳且有著作權議題。在3D掃描方面,這樣的技術可能有違創作者本意,創作者可能不希望被藏在裡面的東西被觀眾看到,另外也可能經過3D掃描看到一些不適合所有觀眾的畫面(如小孩的骨骸)。

他提出幾個新世代下出現的問題:1.影像圖像無所不在使大眾對博物館失去好奇心與新鮮感 2.博物館展示的物件事實上證明了以往歐洲對於非洲的剝奪、大眾開始討論博物館館藏的正當性 3.博物館不再是專家能表達意見、民眾也能表達意見。

館長認為,博物館的使命為回顧歷史並面對歷史中的錯誤,然而他們無法重寫歷史,僅能透過博物館的作為來解決問題。他們現在舉辦很多巡迴展、合作展,希望藉此與其他單位建立關係,並讓展品可以回到原本的產地展出,另外他們也希望將藝術原件(非複製品)能帶到郊區,讓更多人重視。同時他們也舉辦很多樣的活動,如屋頂上的開放電影院、花園鬼屋、耳機派對、黑暗中的研討會等,一方面是娛樂性、一方面則也希望藉此保存無形資產。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