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書店遊:蔦屋、誠品信義店、MUJI BOOK

今天去了正夯的蔦屋書店,覺得沒有預期的厲害。雖然排隊人潮超多,不過反正在聊天,一下子就過完了。


書店入口最空曠的地方是雜誌,往內走的書籍區有座位,坐了很多人在看書。座椅旁邊有放水的小桌子,也可以帶三本書去用餐區。(A: 如果弄髒了怎麼辦? B: 猜測應該客戶就會把它買回家吧? A: 那為什麼圖書館讀者如果吃東西弄髒書不會想承認跟負責呢? B: 書店跟圖書館的讀者群是不同的阿)


書籍分類指標、書櫃設計、書籍展示台跟其他書店差不多。現在很多書店都會在天花板做一排展示書籍的書架,這樣好像有利空間利用,不過也很好奇這些讀者很難拿到的書是不是有特別選過、會不會過一陣子更換一次。

選書的部分原本以為會有很多日文書,但好像也還好~而且沒有看到什麼會特別印象深刻的特別的書。


靠近咖啡店的區塊有日本工藝品的展售,價格都十分昂貴~也因為誠品好像也已經這樣做很久了(不確定是否之前他們有去蔦屋取經過?),所以現在看到不太有什麼特殊感覺。店員會很親切的招呼,但不會讓人有壓迫感。

印象最深刻的(也跟其他書店圖書館有稍微不同的)是下列圖示:好文青的書籍導覽指示牌阿!!!!





讓我來幫它想個公式:
與書籍沒有直接關鍵字連結性的標題+文青式構句(詩化、參雜外文)+故事情境=誘人的書籍翻閱台詞
這跟國際書展動不動就一張海報寫著五本66折是超級不同的行銷方式,他鎖定的不是為了低價想買書的人,而是鎖定為了某種生活風格會想付費的人:看著這些詩化語句與漂亮的封面,將自己置入故事情境,好像得買這些書才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接下來順路去了誠品,覺得書店大一點好處多啊~~書籍齊全多了!(藝術書區還有展示限量書籍) 而且人也很多!臺灣的閱讀量應該要把這些來書店看書的人通通算進去才對,搞不好比在圖書館裡念書的人多咧....

誠品其實一直有在調整他們的閱讀空間規劃,像是影音區、藝術書籍區都會讓人覺得跟其他區域不同。這次還看到以下這個偵探小說區及活動!也太用心了吧!(這一區塊的讀者也明顯特別密集,而且都進入一種凝重的閱讀狀態,讓人經過時會下意識的躡手躡腳)




最後一站是MUJI BOOK,也太小了吧....不過覺得擺設小而美,很有自己的想法在背後,比起蔦屋令我印象深刻。



這兩個黑板很萬用,不管是圖書館或書店都很可以這樣做。(突然想起以前國中黑板上要抄的每日一句好話) 不過可能是在這種文青密度特高的地方才會吸引這麼多人認真留言吧....

MUJI BOOK的書籍量是三者中最少的,因此比較像是書展,有些是配合MUJI商店展出相關書籍,有些則是職人選書。本月推薦區則是有書也有商品。




三間書店裡,我還是比較喜歡誠品信義店~~~

除了這三間,前幾天也去逛了最近要關門的亞典書店,藝術專業書籍其實那邊更齊全,空間環境也很棒,許多書籍也有介紹說明牌。不過或許大家想要的只是這種藝術感,而不是真正的藝術書,小說、旅行、手作、飲食這些更接近大眾休閒生活(而且這些才能順便來推銷文創商品),要主打這些才能讓書店生存吧... 至於圖書館呢? 雖然也是有這些書,但通常都被翻得爛爛的,就算弄成書店般的展示,也比較難帶給讀者對於這種生活方式的想像與渴望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