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雜談] 論「社群網站的興起乃電視的勝利、文字閱讀與網頁的敗北」


看了一篇文章,頗有感悟,就花了點時間思考和打了點文字。

作者是伊朗因為寫部落格被關後來被放出來的Hossein Derakhshan
https://medium.com/matter/the-web-we-have-to-save-2eb1fe15a426
前半段有點老套,後半段挺有趣。

他從監獄出來後,突然發現部落格已經不是主流,大家都轉向臉書等地社群網絡。在適應這種改變的過程中,他將當年對於網路、部落格的期待與現況進行比較。他指出社群網站的興起是電視的勝利、文字閱讀與網頁的敗北,因為人們又回到了被動接收訊息的情境,看著臉書就跟看著電視頻道一樣,充滿視覺刺激,但是資訊跟電視頻道的節目一樣其實是有限的,不能讓人發現未知。

我記得之前在寫作業時,曾經將看電視轉台說成一個更便利的瀏覽行為,但當時沒想到電視節目是封閉有限的這件事。看到他這段文字便重新想了一下我當時的說法。



首先,我想,實體圖書館、電視頻道、社群網站的資訊都是有限的,端看那個館、那個頻道、那個社群網站頁面上保存了多少資訊留給使用看,而瀏覽方式則是由前而後越來越容易,從實體逛書架翻開書籍的瀏覽、坐在家裡打開電視轉台的瀏覽到打開手機螢幕及app滑動手指刷臉書的瀏覽。

圖書館和電視頻道都有一個機構或一群人負責選書或安排節目,他們有一個標準,可能是館藏發展政策或是商業利益考量。不論他們選出來的書或節目是否有偏差、是否違反知識自由,因為有那個標準在,使用者總有機會辨別出那個標準、跳出標準,選擇另一個圖書館或是電視頻道,而他人也可以根據使用者現在所待的圖書館或電視頻道,提供其他資訊來源的建議。像是如果有人說他在國家圖書館都找不到漫畫書,並因此質疑圖書館歧視漫畫,就可以跟他推薦市圖中崙分館。

至於社群網站的資訊選擇標準則很模糊,個人先根據自己的偏好決定要關注那些朋友或消息來源,接著就開始被動的接收這些消息。因為是出於喜歡和感性,便比較不會質疑這種資訊選擇標準。

因此,使用者能不能發現自己的未知,或許並不是資訊來源是否被限制,畢竟知識浩瀚無窮,不可能有任何資訊來源真正無限。(除非真的把所有圖書館的書都數位化後變成一個聚集全世界知識的超大虛擬圖書館) 我想使用者在接收資訊時無法發現自己的無知,是當瀏覽越容易進行時,代表接收自己喜歡或想獲得的資訊變得更容易,也就無暇注意到為什麼接收的都是這類資訊,以及沒時間去吸收對立的資訊。可以說,因為這種資訊接收方式很舒適、接收到的資訊內容也很讓自己舒適,人會因此願意放棄知識自由。

圖書館的分類方式讓同一主題的書籍在一起,關於該主題可能有各種看法,有完全對立的意見、有橫跨數百年的意見。社群網站和搜尋引擎則是根據使用者的點擊次數(偏好)進行運算後,推薦出使用者更想看的資訊,還有些被推薦的資訊是因為資訊來源買了廣告。(我比較不熟悉電視頻道的運作方式,姑且不論) 運算法的這種問題也是該篇文章內有提到的。然而,我認為「偏好」本來就是難以用理性說明的,使用者只會覺得「沒錯,這些推薦的都是我喜歡的」而倚賴這樣的推薦,若是要推薦使用者不同觀點或挑戰他們接收程度的資訊(ex.接收圖像影音是輕鬆的,進一步推薦他們文字可能不會有興趣),使用者只會覺得這個推薦系統不好用而已。

或許可以照書梅老師的分類:療癒性、愉悅性、知識性閱讀,一些嚴肅的部落客或體認到自己在研究或學習的學者或學生,才會樂(甘/迫)於接受比較難以消化的資訊。社群網站上流動的資訊主要是愉悅性或療癒性的,像是一些時事趣聞八卦或可愛的貓咪照片,這種資訊來源有限而根據偏好進行推薦,我想是非常適合的。

至於知識面、追求深度探索未知的資訊推薦、連結與瀏覽方式,目前是還沒看到什麼代表作,雖然論文期刊提供了參考文獻這樣的推薦方式,但因為思維過程太幽微,無法根據引用次數直接給予文獻權重並做推薦,且不同知識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意義,似乎是很難想出什麼突破方式。而且,此時不免懷疑,是否這方面資訊使用者比療癒性及愉悅性資訊使用者還少,才不會因應需求發展出技術。(或可能已經發展了,但因為使用者群太小,而還沒變成Google之類深入一般人生活的東西)

於是,最後就會發現,Hossein Derakhshan感慨的事情其實不是技術的發展方向,而是人群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技術可以分別對應療癒性、愉悅性、知識性閱讀,只是多數人(社會主流)更傾向選用提供療癒性、愉悅性資訊的技術,使這些技術更為普遍。這其實也不能說誰對誰錯誰優誰劣,只是最後就這樣發展了而已。

這樣的發展是不是紙本閱讀的敗北呢?我想應該是。但這並非提升瀏覽速度就可以解決的,因為紙本閱讀提供的資訊很多是無法快速瀏覽的。侯孝賢導演最近宣傳聶隱娘時三句不忘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因為閱讀文字會讓人在腦中浮現圖像,文字和影像是一體的。的確,想想以往那麼多詩文其實都是因為很難將那片美景、那個美人用照相影片留存,才會用很精緻又精確的文字書寫將之印刻下來。文字閱讀或許勝在留白處,知識性的閱讀勝在邏輯演繹的推導過程、愉悅性閱讀勝在進入一個虛擬空間的冒險過程,這些其實就是「未知」的感覺,未知是慢速營造出來的。侯導的電影處處充滿未知,就會逼人自己去想像、去填滿,但是很多人批評這樣的電影根本看不懂不好看,他們更希望的是快速而簡單的知道故事情節。因此,同樣得到結論,紙本閱讀的沒落來自越來越多人缺乏耐性慢速的探索未知。所以並非單純透過宣導、政策、技術的改變,就可以扭轉這樣的現象。而且還是一樣的,這樣的發展無法說他是錯的或不好的,只有未來世代的人回頭來看時可以進行比較而已。

最近很愛看奇葩說,看到馬東受訪說的恰好也回應了我的想法。

“文以载道、寓教于乐都是文本思维。追求意义是印刷时代的留给我们的习惯。树上的鸟叫得好听,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马东没有停在文本时代,他相信因为技术变革,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不可逆转,“因为技术进步我们不可避免进入娱乐时代,人和人的交流方式改变,以前是语言、文字和背后的意义,将来不可避免的是把娱乐属性摆在前面,因为娱乐更直指人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