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 4D怪獸與他們的產地、重看穿著Prada的惡魔


1.

怎麼名字都這麼長阿

2.

4D電影根本就是遊樂設施,可惜螢幕不夠大不夠爽。/香味都一樣有點可惜。/不會暈,但就覺得好像沒有很立體。////你看看講了這麼多都是動作的部分就知道加入動作後的電影會多麼的干擾。這句話好像是批評,但真的只是事實,反正就是太多資訊來源了,就不會那麼專心(像是平常打字都會被自己狂抖的腳給吸引過去一樣的道理)。不過還是會為了這些動作想特別進電影院看,但可以再更逼真一點。(環球影城的變形金剛程度!) (不過如果真的這樣弄兩小時應該會很累)。4D鬼片應該超級可怕吧。

好吧,拉回來劇情。寓意很清楚很簡單有點無聊。兩條故事主軸穿插得很自然很不錯,不會太刻意。好想看小說版,有超多超多梗還想知道背後故事。

3.

長大後重新去以前玩過的地方覺得不同,工作後重新看一些電影也有不同啟發。
(1)外貌是讓你的內在美與能力被看到及重用的關鍵
(2)如果太容易地被人看到你的夢想與目標,別人就能一直以此為由讓你做原本不想做的事情,你還自認為這是一種挑戰。所以要馬不要太容易被人看穿,要馬不要太執拗的追求所謂的理想
(3)只把工作當成賺錢的工作就不會發光發熱受到重視,但完全投入工作就會失去家人與生活
(4)不要一直說自己當下的一切毫無選擇,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你大可選擇放棄
(5)如果在某方面有能夠不被他人取代的眼光與人脈,就可以在該領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6)不管目標是什麼,要前進就要捨棄
(7)不懂為什麼把時尚雜誌說的好像很不如一般新聞媒體,弄得好像報導若是之類的才是正確又高尚的(裡面的確突顯出時尚雜誌的各種困難及重要性,然而女主角與其友的視角下會顯出時尚雜誌很low)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雜記/素材] 風風光光的身後、懷抱虛幻期待的靦腆


1.

小時候,缺失了某些東西,而在看到風風光光的葬禮之際,便立下宏願人生目標就是自己也有這樣的身後。

於是在各種人際與感情的交流上,背後追根究柢的就是這件事。

或許像是追求名聲,卻更仰賴的是親朋好友陌生人的品頭論足,相較客觀的工作課業,更難達到標準。

或許所有名聲都是類似的功能:1)用來填補自己某個缺口 2)證明自己有此方面價值

活在當下,或許意味著承認自己缺口存在也承認自己即使有這個缺口亦無損於自身價值,故不去深究過往為何造成此缺口,亦不去幻想此價值會如何實踐及被談論。

汲汲營營的活著,就是為了風風光光的身後,看似本末倒置又可笑,但捫心自問好像的確自己就是這樣子的,只是或許每個人在意的是不同名聲罷了。

2.

常常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這樣的幻想而靦腆的手足無措,其實從另一個人眼中看到的根本不是腦中的這一切,甚至根本不會看到,那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所以每個當下都讓自己滿意開心就好。

3.

最近看多了 心靈的聲音,上述兩則似乎都可以用很搞笑的劇情來包裝阿...